期刊介绍
期刊导读
- 12/12工业工程怎么写论文(工业工程怎么写论文好)
- 12/08工业工程论文题目(工业工程论文题目参考)
- 12/06为什么在工业c上发表的论文不能参与评高级级职
- 10/26秘书岗,湖北工业大学有招
- 10/1810月17日龙头板块解析之工业母机
我为电池做“体检”(科技自立自强·青年科学家
80后王家钧是哈尔滨工业大学电化学工程系主任、特种化学电源所副所长,曾获“中国电化学青年奖”等荣誉,迄今已在国际高影响力刊物发表论文百余篇。他在国内率先将同步辐射成像技术应用于电池研究,实现对电池的“把脉治病”,管理和改善电池的健康状态,因此也被大家称作“电池医生”。
“大家遇到什么困难,随时和我联系。”面对学生,这是王家钧经常挂在嘴边的话。
口袋里的手机、马路上的汽车、太空中的空间站……电池无处不在。
“这可是新一代电动车、无人机和机器人的电池原型。”聊起电池,王家钧格外兴奋。实验室内充放电仪的夹片上,各式电池让人眼花缭乱:锡纸般轻薄的、纽扣般精巧的……
核心阅读
在这片“电池森林”里,王家钧时常工作至晚上。不仅如此,为了方便24小时监护实验,他曾连续半个月睡在实验室楼下的车里……然而起初,王家钧的实验却屡遭失败。
“我也经历过考研,只要心中有梦想,坚持不放弃,就一定能成功。”去年年底,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前3周,作为班主任的王家钧和班长一起,与每名同学的导师、家长联系,邀请他们以写贺卡等方式,鼓励大家做最后冲刺,王家钧也送上了自己的祝福。
“最让我骄傲的,是身边的孩子们”
哈尔滨工业大学电化学工程系主任王家钧被大家称作“电池医生”。多年来,他致力于管理和改善电池健康状态的研究,把科研与国家需求紧密结合起来。在他看来,跌倒多少次都没有关系,通过不懈奋斗,有待突破的关键技术难题终会迎刃而解。
“跌倒无数次都没关系,但一定要思考总结,发现问题,再爬起来继续走。”5年间,王家钧团队不仅全面解析了高性能锂电池性能衰减机制,完成了固态电解质代替易燃的液态电解液的全固态电池研制,还在国内率先建立起新型智能状态诊断和寿命阈值防误判技术,将锂离子电池寿命智能预测精度从不足80%提升至96%,让电池更加智慧、更加安全。
1997年,17岁的王家钧不顾父母反对,决定报考哈尔滨理工大学化学系——在祖国寒冷的东北角,学习当时称得上“冷门”的专业。
“小时候,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,但想创造价值,带来改变,做了不起的事。”王家钧从小酷爱阅读名人传记,“能学习他们思考问题的方式,能看清个体和时代的关系。”
“最让我骄傲的,是身边的孩子们。”王家钧感慨于一届届毕业生的选择,“这几年,我们专业的毕业生很抢手,其中近一半加入科研院所而非薪水高出几倍的外企,他们有理想、有情怀,在各个领域发光发热。”
2001年,王家钧考入哈尔滨工业大学,攻读化学专业的硕士、博士学位。2008年,他又出国深造,研究同步辐射多维成像技术,“简单说,就是为电池做‘CT',检查身体、治疗疾病,让它更‘健康强壮'。”
回国后,王家钧结合国家需求,将研究进一步聚焦于“电源健康状态诊断及延寿技术”“高可靠全固态电池关键材料技术”等领域。“现在看,我的选择是正确的,作为新时代的科研工作者,我们要把个人成长和国家命运联系起来。”在王家钧看来,心怀“国之大者”,心系“民之小事”,才能在科研道路上行稳致远,收获累累硕果。
目前,他和团队正在研究智慧电池。“如果出现隐患,电池可以自我修复,就像人的免疫系统一样。”王家钧十分兴奋,“未来这些技术一定可以实现。”
电池实验室里,王家钧正在进行电池测试研究。
本报记者 张艺开摄
这项研究需要结合物理学理论及方法,王家钧便“从零开始”跨学科自学,再结合自身化学背景,边学边试。9年时间,王家钧的科研水平快速提高。
“在哈工大,榜样很多。”王家钧介绍,新中国成立初期,800多位平均年龄只有27.5岁的年轻教师,从五湖四海聚到哈尔滨工业大学,用短短10余年,创办了24个新专业,培养出一批“国之重器”的铸造者。课内课外,他常讲起一代代哈工大人接续奋斗的故事,“希望学生们都能继承弘扬爱国奉献的精神传统。”
“刚起步时,就像在山洞里做手术。”王家钧坦言,不少技术是“从无到有”,从研究路径到检测手段,都没有“现成的路”,而是要步步摸索。失败的设计方案摞成小山,损耗的电池套壳装满几箱,看着屏幕上一次次不完美的数字,王家钧并不气馁。
文章来源:《工业工程》 网址: http://www.gygczzs.cn/zonghexinwen/2022/0816/667.html